安徽农业大学官网登录入口 黑龙江大学校园应用门户新版入口
qq745048485 2024年11月18日 14:25:52 我爱学校 3
大家好,安徽农业大学官网登录入口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黑龙江大学校园应用门户新版入口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徽农业大学官网登录入口和黑龙江大学校园应用门户新版入口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智慧济南大学登录入口
智慧济大登录系统官网入口: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3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65人,其中教授344人,副教授7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07人。现有双聘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17个、省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7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7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80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1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活动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565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02项、二等奖868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37项,省部级项目136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69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830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9879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70余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102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港澳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建有孔子学院1所。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哪些院系2022年(参考)(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哪些院系2022年(参考)(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怎么样好不好,附排名简介校友评价(10条)(4).比较好就业的经济类十大专业经济类什么专业最好(5).最好就业的经济类十大专业经济学类最好的十大专业(6).2021年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7).2021年济南大学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8).2021年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9).2021年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10).2021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二、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官网
1、安徽省最大的图书馆2、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4、合肥有多少图书馆?地址是多少5、安农大图书馆电脑咋开的安徽省最大的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2月,前身是安徽省立图书馆,于201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新馆于2003年对外开放,扩建后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3.69万平方米,图书馆内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古籍也可以在安徽图书馆找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芜湖路74号
安徽省其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他知名图书馆:
1.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馆舍面积64045_。在设计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许多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具有6类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监控、供电保障系统、门禁系统与图书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的设施;实行开放式开架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密集书库、藏检阅借一体化的专业阅览室及普通阅览室,并且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2月,前身是安徽省立图书馆,于201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新馆于2003年对外开放,扩建后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3.69万平方米,图书馆内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古籍也可以在安徽图书馆找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芜湖路74号
安徽省其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他知名图书馆:
1.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馆舍面积64045_。在设计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许多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具有6类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监控、供电保障系统、门禁系统与图书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的设施;实行开放式开架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密集书库、藏检阅借一体化的专业阅览室及普通阅览室,并且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省图书馆创建于1913年2月,前身是安徽省立图书馆,于201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估定级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新馆于2003年对外开放,扩建后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3.69万平方米,图书馆内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古籍也可以在安徽图书馆找到。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芜湖路74号
安徽省其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他知名图书馆:
1.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馆舍面积64045_。在设计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许多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具有6类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监控、供电保障系统、门禁系统与图书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的设施;实行开放式开架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密集书库、藏检阅借一体化的专业阅览室及普通阅览室,并且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芜湖路74号
安徽省其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他知名图书馆:
1.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馆舍面积64045_。在设计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许多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具有6类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监控、供电保障系统、门禁系统与图书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的设施;实行开放式开架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密集书库、藏检阅借一体化的专业阅览室及普通阅览室,并且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省其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他知名图书馆:
1.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馆舍面积64045_。在设计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许多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具有6类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监控、供电保障系统、门禁系统与图书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的设施;实行开放式开架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密集书库、藏检阅借一体化的专业阅览室及普通阅览室,并且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1.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馆舍面积64045_。在设计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许多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具有6类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监控、供电保障系统、门禁系统与图书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的设施;实行开放式开架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密集书库、藏检阅借一体化的专业阅览室及普通阅览室,并且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馆舍面积64045_。在设计建设之初就采用了许多现代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具有6类综合布线系统、消防、监控、供电保障系统、门禁系统与图书检测系统等现代化的设施;实行开放式开架借阅为主的服务方式和计算机管理与服务,设有学术报告厅、会议室、展厅、密集书库、藏检阅借一体化的专业阅览室及普通阅览室,并且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2.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亦称振华图书馆,是在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图书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于1958年9月,与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合并成立安徽工业大学图书馆。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东路59号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3.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有4万多平米,是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42546m2,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非常典雅。主楼为9层建筑,高44.4米,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区。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安徽农业大学在安徽属于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内蒙古、宁夏、陕西属于本科第二批次招生。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28年在安庆创办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6月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创立,1939年被迫停办,1945年复建国立安徽大学,1954年独立为安徽农学院,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076人(含国际生154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5581人;现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7人、省级人才98人。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共有在职教职工17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9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0名。学校设有“皖江学者奖励计划”4个特聘教授岗位和3个讲席教授岗位。学校有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7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位国家产业创新体系综合试验站站站长。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截至2022年2月,安徽农业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19个学院(部),共开设81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省级重点专业: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省级重点学科: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生物物理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遗传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果树学、农药学、预防兽医学、森林培育学、农业经济管理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学术资源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前身为1928年成立的国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图书馆。经过80多年的历史变迁,安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4万多平米馆舍的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学图书馆。安徽农业大学图书馆素有“华东高校第一馆”的美誉,201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截至2015年1月,图书馆有藏书2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已形成了以农林学科、生物学科文献为主体,兼有理、工、文、经、管、法、医等多学科、多类型、多载体的文献信息资源馆藏体系。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学术科研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截至2018年3月,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5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5项,国家基金154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2008年至2013年,安徽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与经费持续增长。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重大项目课题105项,其它国家部委计划项目50余项,其中首次主持并组织全国力量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与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合同1000余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近年来,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2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自然)二等奖以上20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重大科技成就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中,安徽农业大学获得资助立项62项,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农业院校中,立项数位列第十,较2017年前进6位,资助率位列第三。2018年共获得面上项目21项、青年项目39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1项。此次国家基金再次取得突破,标志着安徽农业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力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此前,安徽农业大学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
要进入安徽农业大学的图书馆需要校园一卡通,设立要通过刷校园一卡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非本校师生进入图书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事件,学校规定要通过刷卡进图书馆也是为了本校的公共财产着想。
1、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位于合肥市芜湖路74号,与合肥市包河相伴,是安徽省重点文化工程,是标志性文化建筑。建于1913年,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信息服务机构。
2、合肥市图书馆
合肥市图书馆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是合肥地区书目文献中心,信息中心和网络资源中心,是全国信息共享工程合肥中心,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3、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南医学院图书馆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
1952年迁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随著学校的更名,图书馆同时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位于合肥市芜湖路74号,与合肥市包河相伴,是安徽省重点文化工程,是标志性文化建筑。建于1913年,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是国家举办的综合性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文化信息服务机构。
2、合肥市图书馆
合肥市图书馆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是合肥地区书目文献中心,信息中心和网络资源中心,是全国信息共享工程合肥中心,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3、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南医学院图书馆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
1952年迁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随著学校的更名,图书馆同时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2、合肥市图书馆
合肥市图书馆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是合肥地区书目文献中心,信息中心和网络资源中心,是全国信息共享工程合肥中心,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3、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南医学院图书馆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
1952年迁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随著学校的更名,图书馆同时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图书馆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是合肥地区书目文献中心,信息中心和网络资源中心,是全国信息共享工程合肥中心,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3、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南医学院图书馆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
1952年迁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随著学校的更名,图书馆同时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3、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南医学院图书馆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
1952年迁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随著学校的更名,图书馆同时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东南医学院图书馆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怀远县。
1952年迁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随著学校的更名,图书馆同时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1952年迁至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为安徽医学院图书馆;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随著学校的更名,图书馆同时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4、安徽大学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于合肥重建时图书馆同期建立,目前在用馆舍面积64045m2(2002年8月建成23384m2的逸夫图书馆,2007年7月建成40661m2的新馆文典阁)。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5、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制于1996年,位于庐阳区亳州路1号,馆舍面积1224平方米,工作人员22人,馆内开放8个业务部门,馆外开放12所分馆和一所汽车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市0-18岁少年儿童及其家长、中小学教师、社会少儿工作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省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屏幕后面终端上有按钮可进行开机。
1、安农大图书馆电脑屏幕后面终端上有按钮,摁一下即可开机。
2、安农大图书馆的电脑登陆不需要输入任何用户名、密码,可以直接使用。
3、安农大图书馆的电脑若开机不能进入桌面系统正常使用的可以联系管理员。
1、安农大图书馆电脑屏幕后面终端上有按钮,摁一下即可开机。
2、安农大图书馆的电脑登陆不需要输入任何用户名、密码,可以直接使用。
3、安农大图书馆的电脑若开机不能进入桌面系统正常使用的可以联系管理员。
2、安农大图书馆的电脑登陆不需要输入任何用户名、密码,可以直接使用。
3、安农大图书馆的电脑若开机不能进入桌面系统正常使用的可以联系管理员。
3、安农大图书馆的电脑若开机不能进入桌面系统正常使用的可以联系管理员。
三、智慧济大登录系统官网入口:
智慧济大登录系统官网入口: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3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65人,其中教授344人,副教授75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07人。现有双聘院士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17个、省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7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7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5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80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1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活动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565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02项、二等奖868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37项,省部级项目136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69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830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9879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70余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102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港澳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建有孔子学院1所。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哪些院系2022年(参考)(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及有哪些院系2022年(参考)(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怎么样好不好,附排名简介校友评价(10条)(4).比较好就业的经济类十大专业经济类什么专业最好(5).最好就业的经济类十大专业经济学类最好的十大专业(6).2021年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7).2021年济南大学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8).2021年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9).2021年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10).2021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转专业的要求条件,转专业难不难好转吗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好了,关于安徽农业大学官网登录入口和黑龙江大学校园应用门户新版入口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