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教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qq745048485 2024年11月14日 17:48:05 院校知识 4
今天给各位分享学院教务系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教务管理系统入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潍坊理工学院教务系统入口
1、一、潍坊理工学院教务系统入口潍坊理工学院教务系统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2、潍坊理工学院,前身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潍坊理工学院。学院占地18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青州)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在建中心校区(潍坊)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在校生13000余人。
3、学校秉持“文化优先、体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强化基础知识,注重人文涵养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理想与责任,富有创新品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4、设有新能源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智能康养与护理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空服务与酒店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新松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现代农业与环境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14个二级学院和数理学部、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教学机构,设有37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新松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现代农业与环境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将在中心校区(潍坊)正式启用后,迁入该校区。
5、学校紧跟社会需求,全力发展“新工科”专业,与国际知名企业“中国科学院旗下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合作,坚持打造名牌专业,共同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学校设有新能源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国学研究院、两个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国家专利20多项,谱写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美丽诗篇。
6、在新能源领域,学校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依靠国家和省政府、青州市地方政府支持,在节能减排、治理雾霾、环境保护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始终遵循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建设零碳校园的绿色发展理念,在2018年世界绿色大学评比中,综合排名全球第17位。“绿色校园”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的重点建设单位。我校与山东大学合作完成“863”基于沼气冷热电示范项目、山东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项目、中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几十所著名院所低品位热制冷实验室等项目,标志着我校在此领域的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7、学校现有教职工835人,其中专任教师593人,教授52人,副教授16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98人,外聘教师中*2名、泰山学者1名,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和精干高效、严谨规范的管理队伍,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8、在学生参加大赛方面,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总决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励23项;获山东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外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省部级竞赛奖励98项,800多人次获奖。并在新能源等领域共获得专利28项。
9、校内运动设施省内一流,建有室内体育馆和游泳馆、室外游泳池、标准体育场以及校外合作四季滑雪场。校内建有三星级标准宾馆及诊所、银行、警务区、超市等服务设施;学生公寓配备有上床下桌的四人间、六人间和经济间,满足不同需求;校内配备太阳能中央空调全覆盖的禄禧餐厅、历山餐厅、大学堂、历山学堂以及历山、禄禧两个太阳能洗浴中心;学生公寓内配备洗衣房、开水房、饮水机满足学生生活需求。
10、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英国Bristol大学、英国The West of Scotland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大学、韩国大真大学、台湾南华大学、台湾远东科技大学、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开展合作培养项目,全面开展学生国外交流学习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深造和就业空间。
11、学校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面向山东、山西、河南、四川、安徽、甘肃、黑龙江7个省份招生。学生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颁发潍坊理工学院本、专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潍坊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学生除享受国家和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助与助学贷款政策外,学校还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
12、浓墨重彩写春秋,继往开来铸辉煌。奋进中的潍坊理工学院,以“勤朴端勇、求是创新”为校训,正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名牌大学。
二、潍坊理工学院教务系统入口是什么
1、一、潍坊理工学院教务系统入口潍坊理工学院教务系统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2、潍坊理工学院,前身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2005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潍坊理工学院。学院占地18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青州)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在建中心校区(潍坊)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在校生13000余人。
3、学校秉持“文化优先、体育优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一体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为宗旨,强化基础知识,注重人文涵养教育,突出能力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理想与责任,富有创新品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4、设有新能源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学院、智能康养与护理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空服务与酒店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新松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现代农业与环境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14个二级学院和数理学部、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个教学机构,设有37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新松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现代农业与环境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将在中心校区(潍坊)正式启用后,迁入该校区。
5、学校紧跟社会需求,全力发展“新工科”专业,与国际知名企业“中国科学院旗下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校企合作,坚持打造名牌专业,共同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学校设有新能源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国学研究院、两个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国家专利20多项,谱写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的美丽诗篇。
6、在新能源领域,学校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依靠国家和省政府、青州市地方政府支持,在节能减排、治理雾霾、环境保护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始终遵循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建设零碳校园的绿色发展理念,在2018年世界绿色大学评比中,综合排名全球第17位。“绿色校园”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的重点建设单位。我校与山东大学合作完成“863”基于沼气冷热电示范项目、山东省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项目、中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几十所著名院所低品位热制冷实验室等项目,标志着我校在此领域的国际、国内领先地位。
7、学校现有教职工835人,其中专任教师593人,教授52人,副教授16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98人,外聘教师中*2名、泰山学者1名,形成了一支素质精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和精干高效、严谨规范的管理队伍,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8、在学生参加大赛方面,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总决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励23项;获山东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外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省部级竞赛奖励98项,800多人次获奖。并在新能源等领域共获得专利28项。
9、校内运动设施省内一流,建有室内体育馆和游泳馆、室外游泳池、标准体育场以及校外合作四季滑雪场。校内建有三星级标准宾馆及诊所、银行、警务区、超市等服务设施;学生公寓配备有上床下桌的四人间、六人间和经济间,满足不同需求;校内配备太阳能中央空调全覆盖的禄禧餐厅、历山餐厅、大学堂、历山学堂以及历山、禄禧两个太阳能洗浴中心;学生公寓内配备洗衣房、开水房、饮水机满足学生生活需求。
10、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英国Bristol大学、英国The West of Scotland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大学、韩国大真大学、台湾南华大学、台湾远东科技大学、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开展合作培养项目,全面开展学生国外交流学习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深造和就业空间。
11、学校按照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面向山东、山西、河南、四川、安徽、甘肃、黑龙江7个省份招生。学生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颁发潍坊理工学院本、专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授予潍坊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学生除享受国家和山东省政府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助与助学贷款政策外,学校还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
12、浓墨重彩写春秋,继往开来铸辉煌。奋进中的潍坊理工学院,以“勤朴端勇、求是创新”为校训,正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名牌大学。
三、运城学院教务处网络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1、运城学院教务处网络管理系统入口地址:
2、运城学院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办法
3、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考试和成绩管理工作,维护教学秩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4、第二条课程考核目的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测与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与创新能力。
5、第三条凡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涉及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职业能力教育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等都要进行课程考核。所有考核成绩均须载入学生本人成绩档案。
6、第四条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课程的考核方式须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要求执行。
7、第五条积极推进考试方式改革,建立以思想道德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行结构成绩。课程考核方案(含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成绩构成及比例等)须在每学期初提出,经院系部批准,并及时向学生公布。
8、第六条所有课程平时考核应有完整的原始考核记录,包括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及学习纪律情况,课堂提问及随堂测试结果,课后作业、讨论、课内设计上交及完成情况,课程实(试)验表现、实(试)验报告完成及上交情况等内容。
9、第七条学期末,课程考试在考试周进行,采取闭卷形式;课程考查随堂进行,可采用综合测试或答辩、课程小论文或综述报告(调查报告)、综合性大型作业(设计)、实验操作或上机操作等形式。
10、第八条本科学生应积极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以检验其英语水平是否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要求。
11、第九条考试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专业及学科特点,设置多样化的题型,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量的大小和难易要适度。
12、第十条期末考试命题时要求有A、B两套难易程度基本相当的试题,试题总分实行百分制,各题分数要分布合理,并附有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13、第十一条同一份试题中不得有重复内容;主观性试题在两年内不得重复使用;A、B两套试题的重复率不得超过30%,且与前两次试题的重复率不得超过50%。不得直接使用近三年已在期末考试中用过的试题。
14、第十二条考试试题要求使用统一规定的格式模版,用B5纸打印。对于个别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如制图等),可以用8开纸打印。
15、第十三条命题教师在命题完成后,应填写《考试命题审批表》,与A、B两套试题(含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一并交回院系部,经教研室主任或教学副主任审核签字后,按要求密封保存。
16、第十四条各院系部将审核后的A、B两套试题,分别装于两个试题袋密封,签字、盖章后提前一周送交教务处;教务处将从A、B两套试题中任抽一套作为期末考试用题,另一套作为备用试题或补考试题。
17、补考结束后A、B两套试题均返还至各院系部保存。
18、第十五条期末考试试题的印刷、分装、密封均由教务处负责,各院系部在考试前一天到教务处保密室领取试题。
19、第十六条考试试题启用前属于学校机密材料,教务处及各院系部要确定专人负责试题的保密工作,并建立考试试题泄密责任追究制度。接触试题的所有人员要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感,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试题的安全。
20、第十七条课程考核前,任课教师要协同院系部对学生进行考试资格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考试资格,该课程以0分计:
21、 1.累计缺课超过该课程学期计划学时数三分之一者;
22、 2.缺交作业或实验报告达三分之一以上者。
23、被取消课程考试资格的学生,若擅自参加该课程考试,成绩无效。
24、第十八条被取消课程考试资格的学生,不予办理该课程缓考手续,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正常补考,须重修。
25、第十九条学生所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及职业能力教育课程,期末考核成绩不及格,可以参加在下一学期初组织的正常补考。
26、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的,不可以补考,应参加重修。
27、第二十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期末考核不及格的,不安排补考,不记成绩和学分,学生可在下学期重新选修或另外选修课程。
28、第二十一条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的,可向所在院系申请办理课程缓考手续。经任课教师、辅导员确认,系教学副主任审核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可以缓考。缓考按正考对待,随补考进行。
29、第二十二条没有办理缓考手续或缓考申请未获批准而擅自不参加考试者,或参加考试不交卷者,一律作旷考处理。旷考课程成绩以0分记载(备注“旷考”字样),且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正常补考,须重修。
30、第二十三条因考试违纪作弊而受到处分的,该课程成绩以0分记载(备注“作弊”字样),且不得参加该课程的正常补考,须重修。
31、第二十四条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多次课程重修机会。课程重修不单独编班上课,参加课程重修的学生可随下届学生插班听课或免听自学。
32、重修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践教学课等,学生必须完成平时的教学过程。
33、第二十五条重修课程的考核跟随下届学生的正常考试一同进行,原则上不单独组织命题和考核,也不允许跟随下届学生参加补考。若下届无本专业教学班,则由学生所在院系向教务处提交学生参加重修考试的申请,经教务处批准后,由各院系在相应学期的期末考试时间内单独安排考试。
34、第二十六条学生在修业期满离校时仍有课程不及格者,离校后两年之内可向原所在院系申请,经教务处批准后,参加课程重修和考核。
35、第二十七条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开设理论课程的,应安排在前八周完成教学任务并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及格的课程,给予一次补考机会。
36、第二十八条各院系部要认真布置考场,按单人、单桌安排考生座位,按规定人数安排监考人员。监考教师要认真负责,在监考过程中不做其他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考场安排和考试过程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和《监考人员守则》。
37、第二十九条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将本考场的同类试卷按班级进行装订密封(重修考试试卷与正常试卷一起装订),并认真填写试卷册封面中各项内容。密封后在试卷背面加密封条,并加盖系公章后,统一交教学秘书负责保管。
38、第三十条试卷册封面中的“试卷编号”按规定的试卷编号规则编号、填写。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的试卷编号(共15位)按“学年学期(×××××)—学生班级(××××)—开课系部(××)—课程序号(×××)—考场卷别(×)”编排;专业教育课程和职业能力教育课程的试卷编号(共13位)可不编“开课系部(××)”段。
39、第三十一条评阅试卷应在指定的场所集体进行,并采取流水作业。阅卷结束后,须由任课教师和本单位复查小组对试卷评阅情况进行复查、验收。
40、试卷评阅及复查工作应严格按照《试卷评阅与复查规则》执行。
41、第三十二条试卷评阅、复查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和评卷教师一起当场拆封试卷,将学生成绩填入学生成绩册,并签名。不及格成绩应用红色体现,成绩有改动的地方必须签名。
42、第三十三条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填写《试卷分析表》,由教研室主任和教学副主任审阅、签字。各院系部主任要对各门课程的试卷分析结果及试卷复查报告进行审阅,并对本单位整个考试评卷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材料报教务处。
43、第三十四条同一个班级的同一门课程,在阅卷、登分结束后,装订成一册。同时将考核方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学生成绩册、试卷分析表等按顺序自下而上封装于试卷首页。
44、第三十五条除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外,所有课程试卷均由学生所在院系保存。非本院系学生的试卷,应在复查试卷工作结束后(开学两周后)统一交回学生所在院系。
45、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的成绩册及试卷由任课教师在成绩登录后经所院系部教学副主任确认签字后直接交教务处保存。
46、第三十六条各教学单位要妥善保管试题卷,做到防水、防潮、防火、防盗、防鼠,以确保试题卷的安全。
47、第三十七条理论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一律采用百分制。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一律采用等级制,分为五级。百分制与五级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48、(一)百分制换算为五级制:100—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分为“中等”;69—60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49、(二)五级制换算为百分制:“优秀”为95分;“良好”为85分;“中等”为75分;“及格”为65分;“不及格”为45分。
50、第三十八条课程考核的总评成绩原则上是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其中,期末考核成绩在学生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不宜超过80%。结构成绩中一项分数不及格,总评成绩原则上定为不及格,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各院系部可自定成绩计算标准,报教务处备案。
51、第三十九条成绩评定结束后,由各任课教师填写学生总评成绩册。学生成绩册中的成绩栏不允许为空,旷考、作弊学生的成绩以0分记载,并备注“旷考”或“作弊”字样;缓考学生的成绩用“/”表示,并备注“缓考”字样;其他情况也须在备注栏标注清楚。
52、第四十条任课教师或教学秘书须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成绩录入成绩管理系统,经核对无误后打印2份,由教师和教研室主任签字确认后加院系部公章,一份封装于试卷册,一份交院系部存档。
53、第四十一条各院系在每学期结束时,将打印好后的班级成绩册由系主任或教学副主任签字盖章后交教务处保存。
54、第四十二条学生补考、缓考、重修考试成绩册(各一式两份)由任课教师填写,并备注“补考”、“缓考”或“重考”字样(旷考成绩按0分记载,并备注“旷考”字样)。经任课教师、院系部教学副主任审核签字后,一份由院系部保存,一份交教务处。
55、第四十三条补考、缓考、重修考试成绩由教务处成绩管理人员负责录入成绩管理系统。其中,缓考成绩按正常考试成绩录入;补考或重修考试成绩合格后按60分记载,并备注“补及”字样;补考或重修考试成绩不合格的,按原成绩记载,并备注“补不及”字样。
56、第四十四条课程考核成绩公布后,学生应及时登录成绩管理系统查看自己的课程成绩。若学生对课程所得成绩有异议,可在开学一周内向本人所在院系提出复查试卷申请。院系审核同意后,组织相关人员按复查试卷要求组织复查。如涉及到非院本系开设的课程,须将复查试卷申请汇总后报教务处,由教务处通知开课院系部组织复查。确有差错必须更改的,须由任课教师在下学期开学一周内填报《成绩更改审批表》,附带存档的更改成绩的试卷和原始成绩册,由院系部教学副主任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报教务处核准后方可更改。
57、第四十五条获准更改成绩后,任课教师应同时更改所涉各项原始成绩和成绩册上的成绩,并在更改处签名,然后由教务处成绩管理人员负责从成绩管理系统更正。
58、第四十六条学生中途转专业,转出院系所修课程与转入院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符的课程,原成绩有效。对于休学、留级的学生,与下一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符的课程,原成绩有效。
59、第四十七条由外校转入我校的学生,原则上承认原考核成绩,必要时可进行复试。凡达不到本专业要求者,应予重修。
60、第四十八条全校学生的成绩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在校学生需要出具学习成绩证明的,由所在院系打印、审核并加盖系公章后到教务处办理相关手续。毕业学生成绩,由教务处在学生毕业时统一打印学生总成绩单两份,加盖教务处公章后,一份装入学生档案,一份存学校档案馆。已毕业学生需要出具在校学习成绩证明的,由学校档案馆出具原始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馆公章后,由教务处审核后加盖教务处公章。
61、第四十九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运城学院考试和成绩管理条例》(院教字〔2010〕5号)同时废止。
62、第五十条本条例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